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合肥千年“三国古桥”或遭拆除 村民希望留住记忆

合肥千年“三国古桥”或遭拆除

合肥千年“三国古桥”或遭拆除

“祖祖辈辈都吃这井水,走这桥,以后桥拆了,井也没了。”昨天中午,当70多岁的刘明翠老人挑着扁担,颤颤悠悠地来到合肥城西桥边的老井打水时不禁感慨道。而随着这座始建于三国期间的“合肥市保”古桥因水利工程将被拆除的消息传出,城西桥村的很多居民都流露出不舍之情。

千年古桥今陷险境

高新区长宁社区城西桥村党支部书记汪瑞山告诉记者,去年的时候,就知道引江济淮工程的河道将经过附近,“这个桥始建于三国,现在也是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合肥最古老的三拱桥。村民们都希望能保留,所以就一起向上反映。”

到了2014年底,第二套方案出来了,“河道往北边移动了几百米,这样对古桥的影响就小多了,村民们都很高兴。”汪瑞山告诉记者,可就在几天前,水利工程设计单位的人员来到村里勘测,“说方案又调整了,桥还是要拆。”

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,很多村民都感到不舍。 “小时候,每天上学都从桥上走。那时,桥面还是青石板,走在上面很有感觉的。”汪瑞山从小就生活在这里,对这座古桥有着很深的感情,“上世纪70年代,农村还没有电风扇,夏天我们就在桥面上铺着席子聊天,直到熟熟地睡去,整夜都很凉爽。”

城西桥村村民组组长王丰贵的家就在桥头,他说,原本桥周边还有四口井,村民们习惯称它们为四眼井,现在仅剩下一口了。“这井水很清,甜丝丝的,我们家人喝这水习惯了,要是没了这口井,心里好难过。”村民刘明翠老人说。

“这座桥,还有‘摔不死’的传说,听村里的老人们说,曾经有几十起从桥面上摔下的事故,最后人都没事。”村民金长宝告诉记者。

村民希望留住记忆

在城西桥旁边还有一座姐妹桥。原来,城西桥横跨苦驴河,是连接长江西路和森林大道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。“以前,从桥面上过的车吨位都很小,影响不大,但后来,抄近路的大货车渐渐多了,几乎每天夜里,都有大货车偷偷过桥,这对于桥的伤害实在太大了。” 汪瑞山告诉记者,2011年7月份开始,村民们便自发组织起来,轮流守护在古桥边的一座房子里,不让大货车过桥,防止古桥再受摧残。“老祖宗留下的文物,我们一定要保护好。” 村民组组长王丰贵说。

村民们的呼声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。2012年,在城西桥古桥的东侧10米处,新建起了一座长30米、宽9米的桥梁,供村民和车辆通行。

而如今,如果按照新的方案,这座花了两百多万建设的新桥,也将在投用三年后一起被拆除,“这不是有点浪费吗,难道就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案吗?”汪瑞山看着桥头“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的石碑又问道:“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,让村民继续保留他们的记忆呢?”

部门说法

设计单位:很可惜但没办法

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是方案的制定方,该院一位曾前往城西桥村的吴姓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的方案,确实是要将古桥拆除。

他说,河道不能往南移,因为南边有高铁线路,也不好往北边移,因为北边有公墓,而且北边地势更高,投资也更大,“我们也知道这座桥的历史和在村民心中的重量,也觉得可惜,但没有办法。”

他说,桥梁拆除肯定也会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,“比如异地重建等,但目前还没有确定。”

文管部门:尽量原地保护

昨天,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路文举告诉记者,目前他们还没有接到水利工程设计单位的告知,不知道有这样的方案,“按照我们的想法,文物应该是原地保护最好。”

而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的一名负责人昨天也告诉记者,他们目前也还没有接到设计单位的方案,“文物一般就是要原地保护,实在不行,也要报批后再异地搬迁。”他说,即便是异地重建了,也失去了文物当时所在地的环境和格局,就不如以前了,“所以我们尽量要保护文物原来的面貌。”

据介绍,省文物部门这两天也将派人前往城西桥开展实地调查,希望找到保护文物的办法。

本报记者 陶娜/文 马杨/图

新闻链接

城西桥

合肥西桥位于蜀山区城西桥村南700米的苦驴河上,因位于合肥城之西故名城西桥。是当地南北交通必经之地。始建于三国,桥体建于清代,1936年地方绅士孙树林领首重修。1954年发大水冲毁石栏杆。上世纪80年代重新整修桥面。桥身为三孔拱形桥,长18米,宽7.1米。石板厚60厘米,现有部分为水泥掩盖。原石栏杆上有石狮子、龙等雕刻,文革期间被毁。原桥的四角各有一口井,现仅存东北角的。